当前位置:趣百图>百科知识>索拉菲尼

索拉菲尼

2023-05-27 05:14:04 编辑:leo 浏览量:572

索拉菲尼

索拉菲尼

索拉非尼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最常见的肾癌类型)此外、目前世界各地还有近50项应用索拉非尼治疗其他多种癌症的各类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索拉非尼能同时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表面的激酶、包括RAF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KIT和FLT-3由此可见、索拉非尼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口服溶液相比、索拉非尼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8%~49%;高脂饮食可使索拉非尼生物利用度降低29%索拉非尼达峰时间约为3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25~48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5%索拉非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酶CYP3A4进行氧化代谢、以及通过UGT1A9进行葡萄糖苷酸化代谢目前已知索拉非尼有8种代谢产物、其中5种可在索拉非尼达到稳态后的患者血浆中检测到索拉非尼主要以原形物(占总剂量51%)和代谢物方式随粪便排泄、有部分葡萄糖苷酸化代谢产物(占总剂量19%)随尿液排泄注意事项建议在索拉非尼治疗头6周内每周检测一次血压由于索拉非尼可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因此、同时合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有活动性出血(如胃肠道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索拉非尼曾经有报道索拉非尼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所以、即往进行过骨髓抑制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在应用索拉非尼时应谨慎活动性感染(包括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患者在应用索拉非尼前宜先进行相关治疗曾经感染过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疱疹病毒或者有其他病毒感染即往史的患者、在进行化疗后、其感染有可能复发在服用索拉非尼期间、患者不宜进行肌肉注射、这主要是因为索拉非尼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使得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碰伤或血肿等情况根据索拉非尼动物实验结果及其作用机制、FDA将此药列入妊娠期应用危险性分类D类、因此、孕期女性在服用索拉非尼期间应采取避孕措施;若在服药期间怀孕、医生应明确告知患者此药对胎儿的危害性在服用索拉非尼期间、最好不要进行哺乳索拉非尼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肝病患者、黄疸患者或肾病患者(CrCl<30ml/min)应慎用索拉非尼药物相互作用索拉非尼与阿霉素或依立替康合用时、后两者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将分别增加21%和26%~42%、目前尚不清楚上述现象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但一般建议索拉非尼与上述两种药物合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索拉非尼与酮康唑合用时较安全从理论上说、任何能够诱导CYP3A4的药物均能加快索拉非尼的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索拉非尼是CYP2C9的竞争性抑制剂、因此、它有可能会升高其他经CYP2C9代谢的药物的血药浓度当索拉非尼与其他治疗范围较窄的CYP2C9底物(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屈大麻酚、THC、苯妥英或磷苯妥英、吡罗昔康、舍曲林、甲苯磺丁脲、托吡酯和华法林等)合用时应注意观察、以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索拉非尼引起的常见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泻、血压升高、以及手掌或足底部发红、疼痛、肿胀或出现水疱在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与治疗有关的不良事件有腹泻、皮疹/脱屑、疲劳、手足部皮肤反应、脱发、恶心、呕吐、瘙痒、高血压和食欲减退在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3级和4级不良事件的数目分别占不良事件总数的31%和7%、而安慰剂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22%和6%剂量及用药索拉非尼为一种红色、薄膜衣片剂、规格为每片200mg索拉非尼治疗肾细胞癌的推荐剂量为400mg、每天2次、不可与食物同服(宜在进食1小时前或进食2小时后服药)制药厂商建议、除非索拉非尼疗效降低或患者不能耐受其毒性反应、否则该药可以一直长期使用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索拉非尼给药剂量可降低到400mg、每天1次或隔天1次用药提示患者在服药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及患者须知应告知患者在服药期间必须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以及在停药至少2周之后方可尝试怀孕告知患者最好空腹服药若患者忘记服药、下一次服药时也无需加大剂量当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手足部皮疹、应及时联络医生进行相应处理肿瘤专家点评晚期肾癌新药Sorafenib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周爱萍孙燕由拜耳药业开发的多靶点新药Sorafenib(索拉非尼、商品名Nexavar)2005年12月经美国食品药品局(FDA)批准作为治疗晚期肾癌的一线药物上市肾癌如果超越了手术切除的范围、多年来主要以生物治疗或生物化学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中位生存期只有10个月左右当一线方案失败后、更无有效的二线方案拜耳和Onyx药业公司从肿瘤的发生机理和肿瘤生长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营养入手、联合研制了SorafenibSorafenib是一种口服的新颖靶向治疗药物、能抑制RAF-

1、B-RAF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以及VGFR-

2、VEGF-

3、PDGF-β、KIT、FLT-3多种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Sorafenib具有双重的抗肿瘤作用:既可通过阻断由RAF/MEK/ERK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可通过作用于VEGFR、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而达到遏制肿瘤生长的目的Sorafenib在临床前动物试验中显示了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治疗晚期肾癌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中、903例接受过一次系统治疗(生物免疫或化疗)失败的晚期肾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Sorafenib、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中期分析时已发生222例死亡事件、结果表明两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0%和2%、另分别有74%和53%的病人肿瘤保持稳定Sorafenib组的无进展生存期较安慰剂组延长一倍(5.8vs2.8个月、风险比为0.51)、且Sorafenib较安慰剂治疗显著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Sorafinib组的生存期较安慰剂组长、风险比为0.72、但这一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由于这只是中期分析的结果、因此需到试验最终分析时才能对生存期作最后的比较Sorafenib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可控制的腹泻、皮疹、疲乏、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脱发、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美国FDA正是基于这一临床试验的结果快速批准了Sorafenib作为晚期肾癌治疗的药物、这是近10多年来唯一被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肾癌的新药、也是肾癌治疗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至今、临床试验考察了Sorafenib对20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已接受其治疗的病人已超过4000多例目前正在开展Sorafenib治疗肝癌、转移性黑色素瘤和皮肤癌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Sorafeni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将2006年开始Sorafenib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一个多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Sorafenib正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燕院士作为主要研究者在亚洲开展临床试验我国有四家单位参与这一工作、试验的主要对象是有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转移的晚期肾透明细胞癌、这些患者既往最多可以接受过一次系统的治疗规格:200mg*60片价格:25000元/瓶

标签:拉菲

版权声明:文章由 趣百图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baitu.com/article/122780.html